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經濟發展最基本的支撐。“十四五”時期,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礎。本規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編制,提出了“十四五”時期促進就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是推動就業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指引。
一、發展環境
“十三五”期間,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黨中央、國務院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將就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優先位置,創新實施就業優先政策,推動就業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564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均值控制在5.2%,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從10.2年提高到10.8年,技能勞動者總量由1.3億人增至2億人,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就業結構持續優化,就業質量不斷提升。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就業問題,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為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提供了根本保證;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為就業長期穩定創造了良好條件;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新興就業創業機會日益增多;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孕育巨大發展潛力,新的就業增長點不斷涌現;勞動力市場協同性增強,勞動力整體受教育程度上升,社會性流動更加順暢,為促進就業夯實了人力資源支撐。
但也要看到,“十四五”時期就業領域也出現了許多新變化新趨勢。人口結構與經濟結構深度調整,勞動力供求兩側均出現較大變化,產業轉型升級、技術進步對勞動者技能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才培養培訓不適應市場需求的現象進一步加劇,“就業難”與“招工難”并存,結構性就業矛盾更加突出,將成為就業領域主要矛盾。城鎮就業壓力依然較大,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任務艱巨,在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還有大量農村富余勞動力需要轉移就業,規模性失業風險不容忽視。同時,就業歧視仍然存在,靈活就業人員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亟待加強;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技術加速應用,就業替代效應持續顯現;國際環境日趨復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對就業的潛在沖擊需警惕防范。總之,就業形勢仍較嚴峻。必須深刻認識就業領域主要矛盾的變化,深入分析面臨的挑戰和風險,堅持問題導向,采取務實舉措,抓住機遇,調動各種積極因素,不斷開創就業工作新局面,努力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統籌發展和安全,以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為主要目標,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健全有利于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的促進機制,完善政策體系、強化培訓服務、注重權益保障,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容量,努力提升就業質量,著力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切實防范和有效化解規模性失業風險,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
(二)基本原則。
——堅持就業導向、政策協同。繼續把就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和宏觀政策優先位置,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頭等大事,把穩定和擴大就業作為宏觀調控的優先目標和經濟運行合理區間的下限,根據就業形勢變化,及時調整宏觀政策取向、聚力支持就業。
——堅持擴容提質、優化結構。兼顧容量、質量與結構,抓住主要矛盾,在多措并舉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崗位的同時,更加重視日益凸顯的結構性就業矛盾,聚焦勞動者技能素質提升,突出抓好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推動形成勞動力市場更高水平的供需動態平衡。
——堅持市場主導、政府調控。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既要堅持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方向,加快破除制約就業的體制機制障礙,充分發揮市場配置勞動力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又要強化政府責任,優化整合各類資源,為促進就業提供強有力政策支持和基礎性服務保障。
——堅持聚焦重點、守住底線。緊盯就業領域關鍵環節和突出問題,瞄準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和重點群體,制定更加精準有效的舉措,因地因企因人強化分類幫扶援助,切實兜牢民生底線。
(三)主要目標。
到2025年,要實現以下目標:
——就業形勢總體平穩。城鎮新增就業5500萬人以上,努力實現更大規模,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重點群體就業保持穩定。城鄉、區域就業機會差距逐步縮小,勞動力市場供求基本平衡。
——就業質量穩步提升。勞動報酬提高與勞動生產率提高基本同步,覆蓋城鄉勞動者的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勞動權益保障進一步加強,勞動關系和諧穩定,更多勞動者實現體面勞動。
——結構性就業矛盾有效緩解。人力資源質量大幅提升,更加匹配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全國高技能人才總量穩步擴大,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1.3年,新增勞動力受過高等教育比例達到55%。
——創業帶動就業動能持續釋放。創業引領作用更加凸顯,對高質量就業的帶動能力不斷增強。創業環境更加優化,政策服務體系更加完備,創業機會更多、渠道更廣,更多人可以通過創業實現人生價值。
——風險應對能力顯著增強。就業領域風險監測預警和應對處置機制不斷健全,失業人員保障范圍有效擴大、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困難群體得到及時幫扶,就業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昌吉州公共就業服務中心
新公網安備 65230102652579號
新ICP備 20000026號
地址:昌吉市寧邊西路州勞動保障大廈 電話:0994-2206053 EMAIL:aix_life@163.com
技術支持 新疆北中軟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